2019年5月16日,开云「中国」官方网站在五台校区举办了“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研究生出国交流沙龙暨科研伦理漫谈讲座”。本次活动由四位研究生同学分享了出国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并举行了科研伦理漫谈讲座。
首先,孙昌仙、徐欣怡、易怀秀、刘玲珑四位研究生分别结合自身在出国交流学习中的经历,为大家分享她们的心得和体会。
孙昌仙和徐欣怡师姐此次访学的是美国克雷顿大学。两位师姐介绍了她们在Nebraska医学中心参观的手术准备实践课程,并说这是她们在克雷顿大学见识到的最奇妙的课程。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是在美国十分常见的免费诊所。除此之外,她们还参观了NFC(长期照护机构),这在美国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但在国内目前只有台湾和香港地区逐渐开始发展,大陆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enjoy study, enjoy life ”是孙昌仙师姐为我们分享的主题,她说访学时间虽短,但自己备感珍惜。徐欣怡师姐具体介绍了美国与中国护理学教育上的差别。比如美国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从本科就开始查文献,做一些循证相关工作,在课前和课后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目前国内的本科护理学教育可能大部分还是“填鸭式”教育,这一点也是值得国内需要反思改进的地方。
易怀秀同学为我们分享了本科阶段前往瑞典哥德堡大学交流学习的经验。她详细介绍了哥德堡大学的护理课程设置,护理实践的要求等等。哥德堡本科生护理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色:护生的老师相对固定,会根据学生的理论层次为其安排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并对其表现进行连续性的评估;设立实习调节员,成为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实习期间比较重视人文关怀和沟通教育的渗透,护生的职业防护的意识比较强。这些经验也提示我们,未来国内护理实践还有待改进。
刘玲珑同学分享了在俄罗斯沃罗涅日大学参加英语比赛的经历。比赛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听力阅读写作内容均为与医学相关话题考察(含动物实验等)。在口语测试环节,参赛学生向考官陈述自己对所公布话题的看法,并回答考官相应问题。在比赛期间,各国参赛学生及沃罗涅日医科大学学生常常围坐一起,就各国医学生生活进行讨论与交流(Round Table Talk)。刘同学还参与了沃罗涅日医科大学的英语俱乐部,观听来自各所著名大学教授的医学英语教学经验分享,也进行部分观点的表达与讨论。此外,各国学生还互相介绍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本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交谈中同学们对不同国家医学生生活有了深入了解,彼此间也结下了深厚友谊。
出国访学对于研究生来说是难得的宝贵机会,这不仅能够体验到多元化的护理特色,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自己的国际化视野,为护理学专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本次活动还邀请18级研究生兼职班主任元鹏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科研伦理漫谈主题讲座。
任老师就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团队宣布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事件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虽然基因编辑技术可能是消除遗传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手段,或许能够开启一种全新形式的优生学,能够设计、改造婴儿,但是这关乎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还有一条不可逾越的伦理道德红线。他认为所有科研工作者要重视科研背后的伦理问题,科研伦理的讨论是不可或缺的。
任老师还强调人文关怀在护理科研中至关重要,护理研究中最大的人文关怀应该是在人文的基础上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需要一颗不断探索专业知识的心。
感谢任老师以及各位研究生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希望大家在研究的道路上都能不忘初心,严守伦理,不断开阔视野,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撰稿、图片:周美景;审稿: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