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金陵,中外护理专家携手共话健康护理; 建康江宁,科研学子汇聚百家争鸣协同创新。

发布者:院办发布时间:2019-10-21浏览次数:520

  金秋美金陵,建康话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江苏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必须大力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要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开云「中国」官方网站作为全国建系最早、全国首批恢复护理本科教育、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之一,学院始终坚持“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拥有突出成就的高级医护专业人才,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第二届江苏省护理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美丽的天元湖畔隆重展开。论坛由开云「中国」官方网站举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内地、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老年医学、护理研究、护理教育等领域的10位资深专家学者,来自国内18个省和直辖市的53所学校和单位的2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聚一堂,围绕“协同创新,健康护理”的主题,聚焦健康中国主旋律,研讨护理领域前沿与发展,开展了10场专家主题报告与讲座,46场大会发言以及47篇壁报交流。



开幕式 

     2019年10月19日上午8点30分,开云「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许勤教授主持开幕式。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教授开幕致辞。

鲁翔教授表示本次论坛将是一次学术知识碰撞,为提高临床护理科研水平、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他还指出我们每一位护理人的责任是: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为全面小康做出贡献,促进护理专业蓬勃发展。

鲁翔教授的讲话为护理人树立了未来的目标,即逐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扩大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满足人民健康需要。

省学位办领导沈春主任致欢迎辞。

沈春主任对国内外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感谢,他希望通过国内外护理领域顶尖专家的思想碰撞,对覆盖全生命周期、构建结构合理的护理服务体系、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护理学科发展以及护理人才培养等前沿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护理高等教育、临床护理诊疗搭建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主题报告、学术讲座、论文交流、壁报展示等多元化的交流,全面展现和交流护理领域新进展、新成果和新趋势。同时,他还表示期待通过此次论坛,不断提升护理事业发展在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贡献度。

10月19日论坛讲座

     19日上午,论坛由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督导、开云「中国」官方网站原院长崔焱教授主持。

论坛伊始,由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教授做了《中国老龄化需要护理创新》主题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世界越发展,经济越发展,人口老龄化就越严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而目前的养老服务格局是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而在疾病的治疗上,护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老年护理领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老年人的健康做贡献。在全面小康的背景下,人民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多,我们护理人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彰显。因此,未来的护理需要创新,未来的老年护理更需要创新。

   鲁翔教授从翔实的大数据和新数据出发,结合具体的老年高龄患者诊治案例,以多年老年医学诊治护管的丰富经验为底色,对“中国老龄化需要护理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邃长远的思考,引起了与会所有听众的共鸣和思考。


上午论坛围绕护士的角色、临床/大学合作对推进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优秀护理学位论文这三个主题进行专题报告和研讨。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Patsy Yates教授、Clint Douglas副教授以及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开云「中国」官方网站胡雁教授分别就《实施个性化医疗:护士的角色作用》、《临床/大学合作对促进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一项ENCORE研究》、《优秀护理学位论文的质量要素》作了精彩报告。

首先,由我院特邀嘉宾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Patsy Yates教授做《Achieving personalized health care: The role of nurses》的报告,由我院李现文副教授翻译。报告指出人的健康是受生物、心理及社会、经济、人口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护士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及个性化的护理,以便了解影响他们健康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并用科学知识为疾病的基础治疗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医疗保健的最新进展需要护理实践的重大转变,护士在确保病人最好的治疗结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个关键即是综合评估、个性化护理与自我支持管理。


随后,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Clint Douglas副教授做《The importance of clinical/university partnerships in advancing nursing research: The ENCORE Trial》的报告,由我院杨如美副教授翻译。ENCOREEvidence-based nursing core assessment是一项健康服务,Clint Douglas副教授就如何建立一个对普通病房进行主动监测的循证模型以及研究团队前期所做工作和后期反思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报告指出护理工作的评估并不局限于某一专科,而是涉及了很多学科的交叉。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护理工作者要勇于思考,与医生、理疗师等医疗人员一起建立合作团队,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相关问题。


最后,由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开云「中国」官方网站博士生导师胡雁教授做《优秀护理学位论文的质量要素》的分享,主要围绕着护理研究的意义是什么,优秀学位论文的质量要素是什么展开了详细地讲解。胡教授提出护理研究的意义是提升护理实践的科学性,促进护理质量改进,深化护理学科内涵。通过大量论文实例对优秀学位论文的质量要素做了精彩、细致、实用地阐述。胡教授还提出了研究选题和设计既要注重研究的可持续性,还要构建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团队和系列研究。最后,胡教授希望能够通过交流、合作和开放来促进护理学科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19日下午,论坛精彩继续。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特雷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ledo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的副院长Martha Sexton博士做了题为Implementation of a Large-Scale IPE Program that Empowers Healthcare Students and Collaborative Teams的精彩讲座,由我院雷阳老师翻译。跨专业式学习(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IPE)是指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专业的人在一起相互学习,以达到增进合作、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IPE近年来得到医学界的广泛接受和认同,对于健康照护人员、患者、卫生系统以及学生教育等多方面都有益处。在IPE的引导下,医疗体系开始倡导多专业的协同合作。特雷多大学目前已经大规模开展了IPE课程,Martha博士从IPE课程教学目的、课程设置、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还提出了IPE实际教学所面临的班级规模大知识技能差异等挑战,并给予了相应的建议,为我校开展IPE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接下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开云「中国」官方网站院长、博士生导师周郁秋教授做了非常实用的“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选题策略及研究设计的讲座。周教授围绕如何选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案以及课题申请书各部分的撰写要略展开讲解。首先,周教授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选题时应如何锁定重点人群、关键问题及代码匹配,指出了护理科研工作者在以往课题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享了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成功经验。接着,介绍了如何从“宏观研究构架微观研究方法两方面着手设计研究方案。最后,周教授结合其个人申报与管理国自然科学基金的丰富经验,以实例的方式介绍了标书撰写中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周教授的讲座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前沿动态及发展方向,相信对大家今后的课题申报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帮助。


最后杜克大学博士王静分享了“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的体会和经验。王静博士就文章准备文章撰写以及如何投稿三部分作了详细地阐述。她指出在文章准备阶段,大家应先查阅领域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思考自己的研究是否与热点契合、研究方法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发现了重要问题。同时,选定文章类型、目标读者和投稿杂志也非常重要。随后,她强调了文章撰写中查看Guideline for Authors的重要性,并对论文撰写的顺序给出了自己建议。最后,她指出在投稿时切勿一稿多投,杜绝任何抄袭和重复等科研诚信与伦理问题。王静博士在SCI论文写作与投稿方面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今后的SCI论文写作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和帮助


10月19日下午分会场

201910191630分,来自东南大学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29所高校的同学们分别在德馨楼D201A218A118B106四个分会场进行了论文口头汇报与交流。

德馨楼D201分会场

此分会场分享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方面的研究。王静副教授、周玉峰副教授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了点评,指出同学们的临床研究设计较为合理、细致、创新性高,汇报思路清晰,讨论部分比较详实,同时也建议在研究中需要具体描述问卷的信效度,讨论应该更与主题相关。


德馨楼A218分会场

此分会场主要分享了互联网技术在护理学中的应用。杨如美副教授、朱姝芹副教授指出同学们对近几年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都非常了解,并且汇报中对研究对象、方法、范围的阐述比较详细,但也建议同学们应深刻了解开展研究的目的意义,做汇报时表述可更加简练,并注意与听众的眼神交流。


德馨楼A118分会场

此会场主要分享了慢性病护理相关研究,所涉及的慢性病主要有脑卒中、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刘扣英副教授、嵇艳副教授指出同学们的研究选题较为丰富,研究视角细致入微,评价指标丰富,整体规范,同时也建议研究应注意概念分析及干预方案构建,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可更为多样,研究题目的表述应更具体准确。


德馨楼B106分会场

此分会场主要分享了肿瘤护理方面的研究。孙国珍教授、王洁副教授对同学们的论文汇报进行了点评,指出研究的选题较为丰富,在研究中能够锁定重点人群,研究思路较为清晰,汇报表述流畅,整体学术水平较高,同时提出在研究的样本随机化选择与分组、样本量估算、盲法实施等方面应给予更为具体的阐述,并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46位讲者的精彩分享为护理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探讨的方向,各位老师们的精彩点评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和指导。


10月20日论坛讲座

1020日上午,论坛讲座在德馨楼D201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


首先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Justina Yat Wa Liu副教授带来题为《The management of frailty》的专题讲座,由殷月姮博士翻译。Dr. Liu首先绍了香港理工大学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课程开展等情况,接着围绕老年人衰弱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及干预方式等阐释了衰弱的概念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比健康老人与衰弱老人的日常行为功能总结了衰弱的五项伴随特征,提出护理团队在这五项特征的转归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工作带来了灵感。


随后,来自美国佛罗里达亚特兰大大学(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的Christine Williams教授带来讲座《Nursing Leadership: Claiming 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Through Research》,由在读博士陈申同学担任翻译。Christine Williams教授主要讲述了护理领导力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她用耐人寻味的中国护士的故事阐述了护理教育长期以来的发展趋势,以多个例子说明由于护理者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文化等的差异,不同的领导者会有多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她还指出,护士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及创造能力,将研究证据运用于实践鼓励同学们攻读护理学博士学位并积极开展循证护理工作。她认为,领导者应挖掘团队潜力,激励团队分享愿景、发挥创造力,勇于面对挑战,引领整个队伍不断前进。最后她还强调了利用科研的力量来推动医疗保健将成为我们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接着,台湾弘光科技大学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的邱艳芬教授做了题为《The Innov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的专题报告,主要内容为护理创新思维与科研。邱教授剖析了护理研究中不同研究方法的概念、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并重点详细介绍了包括准备期、酝酿期、阐明及确认在内的科研创意阶段。此外,邱教授还强调了护理科研应以提升护理专业素质为宗旨,以护理实务为内容。邱教授还向大家分享了有关护理科研的亲身经历,毫无保留地向大家展示了具备充分研究价值的科研议题,使与会人员受益颇深。


闭幕式

20日下午论坛讲座结束之后,许勤教授了闭幕式总结发言

首先许勤教授对所有支持并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专家和护理同仁,对所有为论坛召开付出辛勤服务师生们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

然后,许勤教授结合具体的参会数据,总结了本次论坛得的丰硕成果本次论坛受众面广,达到了广泛学术交流的目的;主题内容丰富,专家来源广泛,具备国际化视野;多场交流中不仅分享知识,学习领略了护理领域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

最后,许勤教授寄语所有的护理研究生学术的神圣值得我们一生追求,护理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与变革,年轻学子们要担负起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重任,发出护理人的声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论坛在激情昂扬“协同创新,健康护理,我们一起努力”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论坛花絮


结语

本次论坛以护理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锁定护理领域的热点,紧扣“护理创新与发展”、“院校协同,促进科研与临床实践融合”、“开拓护理科研思维”等专题,通过主题报告、学术讲座、论文交流、壁报展示等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全面展现和交流护理领域新进展、新成果和新趋势。

本次论坛高度契合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内外护理领域顶尖专家的思想碰撞,对覆盖全生命周期、构建结构合理的护理服务体系、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护理学科发展、护理人才培养等前沿话题,进行了多元化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为提高护理高等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临床护理人才搭建了广泛有效的交流平台,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临床护理科研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内涵式发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后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论坛的现场虽然不到两天,但论坛的主题酝酿与成功举办离不开学校学院领导小组的精心谋划与悉心筹备,更离不开众多师生台前幕后的张罗奔波与默默奉献。

了解一门学科的来龙去脉是理解这门学科的前提和基础。论坛的现场仅仅不到两天,但护理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南医护理人不断思考的命题和面临的挑战。南医护理人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促进更多人了解护理,理解护理和发展护理。

护理无言,需要护理人用文字、用实践、用研究去代言,而南医护理人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正是护理人对“了解护理、理解护理和发展护理”的行动诠释,是南医护理人不断“求协同创新,谋健康护理”的行动源泉。

南医护理人始终拧成一股绳,以“聚南医一股力”的努力和坚持,期待为“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健康护理”传南医一方情,添南医一份热,献南医一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