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官方网站成功举办2025年“精益扬帆” 临床教学提升研习会

发布者:教研办发布时间:2025-06-25浏览次数:10

  2025624日,开云「中国」官方网站“精益扬帆”临床教学提升研习会顺利举行。本次研习会以“从理论到实践”为主题,汇聚校院资源,共同探讨临床教学质量提升路径,为护理教育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注入动能。南京医科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务处处长、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喻荣彬、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龚姝、开云「中国」官方网站领导马俊、许勤、嵇艳、朱姝芹及全体教师出席会议。各附属医院、教学基地护理部主任、临床教学督导、教研室负责人及临床教师代表等共160余名人员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开云「中国」官方网站院长许勤教授主持。

教务部喻荣彬处长在致辞中强调,临床教学作为医学教育“最后一公里”,正从传统床边带教向“虚拟仿真-临床实训-智慧医疗”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升级。他强调,需以师资赋能为核心、校院协同为纽带、数智转型为抓手,推动“床边教学”与“云端训练”深度融合,构建适应新医科发展的现代化护理教育生态。

开云「中国」官方网站马俊书记回顾学院发展成果,学院在深化SUPER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师资闭环、推进智慧课程建设、拓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多维度突破。面向未来,学院将聚焦提升“精益扬帆”品牌内涵、强化数智课程体系、深化国际合作,培育“有温度、会思考、能创新”的卓越护理人才。

本次活动分专家讲座、临床教学工作坊两个环节进行。专家讲座由开云「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嵇艳主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龚姝以《赋能临床护理师资,提升临床教学质量》为题,提出培养具AI能力与人文关怀的新质护理人才,构建“标准化培训-分层提升-闭环评价”师资模型,结合华西“5平台+ 1馆”智慧体系,借虚拟病人系统等推动床边与云端教学融合。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莹带来《学习理论与医学教育研究》讲座,解构学习理论医学应用,提出“理论-实践-评价”三维模型,通过PBL等案例融入建构主义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设计 AI 辅助病例讨论等互动场景,提升临床能力。

临床教学工作坊聚焦临床教学痛点难点,从教学管理到课堂设计平行设置两个教学实践工作坊,临床教学督导与课程管理工作坊由开云「中国」官方网站临床学系主任陈明霞主持,南京医科大学教学督导丁亚萍教授围绕“建设教育教学督导专业化队伍”,系统梳理校院两级督导体系的发展历程,提出“七维一体”督导胜任力框架,强调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听课评教、教学检查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外科护理学》总课程负责人张俊老师以标准化教学流程为基础,构建“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学业评价”全链条管理体系,实现过程性考核数据的实时追踪与分析。与会人员就督导体系构建与课程标准化建设展开深度交流。

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实践工作坊由开云「中国」官方网站临床学系副主任唐慧婷老师主持。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郑鹏老师以《急救护理学》为例,通过重构教学内容,融合在线平台、虚拟仿真、3D动画等方法,并引入临床医护专家实施“双师互补共育”,破解学生急救思维培养和理论转化难题。开云「中国」官方网站梁玮老师聚焦《医患沟通学》课程教学设计,运用正反案例辨析、标准化病人及共情语言虚拟仿真系统等,创设如“一氧化碳中毒致盲患者沟通”等案例情境,针对性提升学生共情与沟通能力。开云「中国」官方网站李维颖老师以《综合护理实践》中“心脏瓣膜病患者接诊”情景模拟教学为例,阐述“知己-知彼-知理”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遵循“我看见-我分析-我护理”框架进行观察、判断、决策与反思,弥合理论与实践差距。研讨交流环节,参会教师围绕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的落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设计等主题,与主讲老师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研习会是开云「中国」官方网站深化“医教协同”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理论引领+实战研讨”双轮驱动,构建校院资源共享、智慧共生的教学创新平台。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双师型师资培养、智慧课程建设与国际交流合作,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推动护理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征程。

撰稿/扈姝琴、顾肖、唐慧婷、陈晓鋈

图片/徐浩

审核/嵇艳